藥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種常用的栓劑基質,以下是其相關介紹:
生理惰性:對人體(ti) 組織無刺激性,不會(hui) 引起局部炎症或過敏反應,與(yu) 大多數藥物相容性好,不影響藥物的穩定性和療效。
釋藥性能良好:能使藥物在體(ti) 內(nei) 緩慢釋放,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,從(cong) 而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。例如,對於(yu) 一些需要在直腸或陰道局部發揮長效作用的藥物,如抗生素、激素類藥物等,使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作為(wei) 基質製成的栓劑,可以使藥物在數小時內(nei) 持續釋放,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。
成型性好: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,易於(yu) 製成各種形狀和規格的栓劑,且在儲(chu) 存和運輸過程中不易變形。
藥物加入方式:若藥物為(wei) 水溶性,可直接與(yu) 熔化的混合脂肪酸甘油酯混合均勻;若藥物為(wei) 脂溶性,通常先將藥物溶解在適量的有機溶劑中,再加入到熔化的基質中,然後攪拌至有機溶劑揮發。例如,製備含有脂溶性藥物的栓劑時,可將藥物溶解在少量乙醇中,再倒入熔化的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中,攪拌至乙醇揮發,這樣能使藥物均勻分散在基質中。
溫度控製:在熔化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以及與(yu) 藥物混合的過程中,應嚴(yan) 格控製溫度。一般將基質加熱至熔點以上 2℃ - 3℃使其熔化,避免溫度過高導致基質分解或藥物變質。在與(yu) 藥物混合後,應盡快將混合物倒入栓劑模具中,避免溫度過低導致基質凝固而影響栓劑的成型。
包裝與(yu) 儲(chu) 存:製備好的栓劑應采用合適的包裝材料進行包裝,如鋁箔、塑料殼等,以防止栓劑受潮、氧化和汙染。儲(chu) 存時應放在陰涼幹燥處,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,以保證栓劑的質量和穩定性。
熔點:熔點是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作為(wei) 栓劑基質的重要指標之一,一般要求其熔點在 34℃ - 38℃之間,以確保栓劑在常溫下保持固體(ti) 狀態,便於(yu) 儲(chu) 存和使用,而在體(ti) 溫下能迅速熔化發揮藥效。
酸值、皂化值和碘值:酸值反映了基質中遊離脂肪酸的含量,酸值過高可能會(hui) 引起局部刺激;皂化值表示基質中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和平均分子量,對栓劑的成型性和釋藥性能有一定影響;碘值則反映了基質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,碘值過高可能會(hui) 影響基質的穩定性。一般來說,藥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酸值應不大於(yu) 1.0,皂化值在 200 - 245 之間,碘值不大於(yu) 6.0。
融變時限:融變時限是指栓劑在規定的條件下融化、軟化或溶解的時間。對於(yu) 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為(wei) 基質的栓劑,一般要求在 30 分鍾內(nei) 全部融化、軟化或溶解,以保證栓劑在體(ti) 內(nei) 能及時釋放藥物,發揮藥效。